电脑硬盘名词详解
一些关于硬盘的你必须要懂的名词解释:
存储介质分类
HDD
(Hard Disk Drive
,机械硬盘)通过磁性盘片和机械磁头读写数据,依赖旋转磁盘和磁头的物理运动。
其特点:容量大(最高可达20TB+)、成本低(单位容量价格低);速度较慢(转速通常为5400/7200 RPM
,高端企业级可达15000 RPM
);功耗较高、抗震性差(机械结构易损坏)。比较适用于大容量存储(如备份、冷数据)。SSD
(Solid State Drive
,固态硬盘)是基于NAND
闪存芯片,无机械部件,通过电子信号读写。
其特点:速度快(读写速度可达500MB/s–7000MB/s
),抗震性强、功耗低、发热少。寿命有限(写入次数限制,但现代SSD
寿命已大幅提升)。SSD
又分为:SATA SSD
:兼容传统SATA
接口,速度上限约600MB/s
。NVMe SSD
:通过PCIe
通道(如M.2
接口)实现更高速度(可达7GB/s
)。这种接口适用于操作系统、高频次的读写需求(如游戏、数据库)。
硬盘接口标准
IDE/PATA
(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/ Parallel ATA
):这个接口在1986年提出,早期个人电脑主流接口。
其优点:- 并行传输(宽带状排线),速度慢(最高
133MB/s
)。 - 支持主从设备配置(需跳线设置)。
被淘汰原因则是线缆笨重(没看过IDE
线缆宽度的根本不知道笨重二字咋写)、速度瓶颈,2003年后被SATA
取代。
- 并行传输(宽带状排线),速度慢(最高
SATA
(Serial ATA
,串行ATA
)
SATA
于2003年取代PATA
,至今仍是主流接口。
其版本有:SATA 1.0
:1.5Gb/s
(实际速度大约150MB/s
),SATA 2.0
:3 Gb/s
(实际速度大约300MB/s
),SATA 3.0
:6 Gb/s
(实际速度大约600MB/s
)。
优点有:- 串行传输(细长线缆)、支持热插拔。
- 兼容
HDD
和SATA SSD
。
SCSI
(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
)早期高性能接口,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。
其特点:
- 并行传输,支持多设备串联(菊花链拓扑)。
- 高延迟但高吞吐(
Ultra320 SCSI
可达320MB/s
)。 - 需独立
SCSI
控制卡,成本高。被淘汰原因是被更高效的SAS
接口(见后文)取代。
SAS
(Serial Attached SCSI
):SCSI
的串行升级版,企业级存储标准。
其特点:- 兼容
SATA
硬盘(SAS
接口可插SATA
硬盘,反之不行)。 - 全双工通信(同时读写)、高可靠性(支持错误校验)。
- 速度高(
SAS 4.0
达24 Gb/s
,约2400MB/s
)。
- 兼容
夏令营休息日无聊写的
电脑硬盘名词详解
https://joshua0729.github.io/2025/07/23/电脑硬盘名词详解/